病毒性脑膜脑炎是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软脑膜(软膜和蛛网膜)弥漫性炎症综合征,其病因主要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多种病毒都可能引发病毒性脑膜脑炎。肠道病毒是最常见的致病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等。这些肠道病毒通常通过粪 - 口途径传播,在夏季和早秋季节较为活跃。当人体感染肠道病毒后,病毒可能突破血脑屏障,侵犯脑膜和脑实质,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单纯疱疹病毒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单纯疱疹病毒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主要引起口唇疱疹,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能沿着神经轴突逆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病毒性脑膜脑炎,多见于成人;Ⅱ型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可引起新生儿的病毒性脑膜脑炎,因为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弱。
此外,虫媒病毒也可导致该病。例如西尼罗河病毒,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在蚊子活跃的季节,人群感染的风险增加。当蚊子叮咬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动物后,再叮咬人类,就可能将病毒传播给人类,进而引发病毒性脑膜脑炎。
其他可能的致病病毒还包括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这些病毒在引起相应的传染病过程中,也可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膜和脑实质的炎症。而且,个体的免疫力状态对发病也有重要影响。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发生病毒性脑膜脑炎的风险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