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常见的转移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血行转移,这是肝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为常见,可侵犯门静脉并形成瘤栓。瘤栓脱落在肝内可引起多发性转移病灶,门静脉主干癌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在肝外转移中,转移至肺的几率相对较高,可表现为肺部的结节状阴影等,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此外,还可转移至骨、脑、肾上腺等部位,转移到骨时可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等;转移到脑会引起头痛、呕吐、肢体活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转移到肾上腺可能影响肾上腺的内分泌功能。
其次是淋巴转移,肝癌细胞可通过淋巴管转移至肝门淋巴结,这是较为常见的淋巴转移部位。也可转移至胰、脾、主动脉旁及锁骨上淋巴结等。当转移到锁骨上淋巴结时,可在体表摸到肿大的淋巴结,质地相对较硬,活动度可能较差。
最后是种植转移,比较少见。当肝癌细胞脱落后,可种植在腹膜、盆腔等部位,形成种植性转移瘤。种植在腹膜可引起腹膜种植结节和腹水,腹水多为血性,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种植在盆腔可导致盆腔脏器的粘连和占位性病变等情况。
了解肝癌的常见转移途径,对于临床医生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评估患者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