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病人营养补充要点至关重要,合理的营养支持能促进病人康复、增强免疫力、减少并发症。以下是创伤病人营养补充的关键要点:
能量供应方面,创伤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需求增加。一般来说,非蛋白质热量供给需根据创伤的严重程度进行调整,轻度创伤时可按每千克体重25 - 30千卡给予,中重度创伤则需增加至30 - 40千卡每千克体重。同时,要注意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供能比例,通常碳水化合物供能占50% - 60%,脂肪占20% - 30%,蛋白质占15% - 20%。
蛋白质补充是重点,创伤会导致大量蛋白质丢失,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有助于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一般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补充1.5 - 2.0克蛋白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途径补充复方氨基酸制剂。
维生素和矿物质也不可或缺。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对增强免疫力和促进伤口愈合有重要作用。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可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来补充。矿物质如锌、铁等对创伤修复也十分关键,锌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增殖,可通过瘦肉、海鲜等食物获取。
营养补充途径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能经口进食的病人,鼓励其自主进食,遵循少食多餐原则,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和易消化性。对于昏迷、吞咽困难或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病人,可采用鼻饲等肠内营养方式,若肠内营养无法满足需求或存在禁忌证,则需进行肠外营养支持。
此外,在营养补充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各项生化指标,根据病人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方案,以达到最佳的营养支持效果,促进创伤病人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