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对其进行正确的观察和
护理十分重要。
在观察方面,首先要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 - 3天出现,4 - 6天达到高峰,7 - 10天逐渐消退;若黄疸出现过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要警惕病理性黄疸。其次,观察黄疸的程度和范围。可以通过肉眼观察,从宝宝的头面部开始,逐渐蔓延至躯干、四肢和手足心,黄疸越广泛,程度可能越重。还可以使用经皮黄疸仪进行测量,了解黄疸数值。此外,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大小便颜色等。如果宝宝精神萎靡、嗜睡、吸吮无力、哭声低弱,或者大便颜色变浅、呈陶土样,小便颜色深黄,都可能提示病情加重。
在
护理方面,要保证宝宝充足的奶量摄入。足够的奶量可以促进宝宝排便,有助于胆红素的排出。一般提倡按需喂养,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摄入,以提高乳汁质量;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要按照正确的比例冲调奶粉。同时,要让宝宝适当晒太阳,但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眼睛,选择阳光不太强烈的时段,如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每次晒太阳时间不宜过长,15 - 20分钟即可。还要注意宝宝皮肤的清洁,尤其是脐部和臀部,防止感染。如果宝宝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如蓝光照射等,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相关
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