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不同病理类型构成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主要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感染是重要原因之一。许多患者起病与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有关,特别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进而激活补体系统,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损伤肾小球组织,逐渐发展为慢性肾炎。病毒感染如乙肝病毒感染也可能与慢性肾炎的发生相关,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沉积在肾脏,导致肾脏病变。
自身免疫因素也在慢性肾炎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当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会将自身的肾小球组织识别为外来抗原,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肾小球,造成肾小球损伤。这种自身免疫反应持续存在,会使肾脏的炎症不断进展,破坏肾小球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遗传因素在慢性肾炎的发生中也有一定影响。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家族中可能有多个成员患有肾脏疾病。一些特定的基因缺陷或突变可能使患者更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增加患慢性肾炎的风险。
此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也可能引发慢性肾炎。长期的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内压力升高,导致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受损;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引起肾脏微血管病变,逐渐发展为糖尿病肾病,表现出类似慢性肾炎的症状。
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重金属等,也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增加慢性肾炎的发病几率。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等,也可能削弱机体的抵抗力,使肾脏更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诱发慢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