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六淫邪气,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它们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在正常情况下被称为“六气”,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或者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就会成为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引发疾病,此时便称为“六淫”。
风邪为阳邪,其性开泄,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常为外感病的先导。风邪侵袭人体,多从皮毛而入,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风邪致病还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如行痹,表现为关节疼痛游走不定。
寒邪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机体阳气受损,出现恶寒、肢冷等症状。寒邪凝滞,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所以寒邪致病多有疼痛症状,且疼痛较为剧烈,得温痛减。寒邪收引,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侵袭肌表,可致毛窍收缩,卫阳被郁不得宣泄。
暑邪是夏季的主气,为阳邪,其性炎热,致病多表现为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等症状。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使人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津伤之症,以及气短、乏力等气虚之象。暑多挟湿,夏季气候炎热,且雨水较多,湿气较盛,所以暑邪致病常兼挟湿邪,出现胸闷、腹胀、恶心、呕吐、泄泻等湿阻症状。
湿邪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侵犯人体,可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出现胸闷、脘痞、腹胀、便溏等症状。湿邪重浊,其致病多有沉重、重着的感觉,如头重如裹、四肢沉重等。湿邪黏滞,一是症状的黏滞性,如大便黏腻不爽、小便涩滞不畅等;二是病程的缠绵性,湿邪致病往往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不易痊愈。
燥邪为干涩之邪,易伤津液,其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