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进行预防接种,存在一些禁忌情况。
首先是急性疾病期。当受种者正处于发热,特别是体温超过37.5℃时,应暂缓接种。因为发热可能是身体感染或其他疾病的一种表现,此时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发热症状,还可能混淆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与原有疾病的症状,影响对病情的判断。像感冒、流感等急性呼吸道感染,伴有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或者是急性胃肠道感染,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时,都不适合马上接种。
其次是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处于哮喘发作状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加重时,都应推迟接种。因为在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时,身体的免疫系统已经处于应激状态,接种疫苗可能无法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还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再者是过敏体质者。对疫苗中的任何一种成分过敏,如对疫苗中的辅料、抗生素过敏等,都不能接种该疫苗。比如对鸡蛋过敏的人群,在接种某些以鸡胚为基质生产的疫苗时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此外,既往接种某种疫苗后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也禁忌再次接种同种疫苗。
还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患有未控制的癫痫、脑病、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等,接种疫苗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神经系统症状。例如癫痫患者在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时接种疫苗,可能会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
另外,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正在接受化疗、放疗的肿瘤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艾滋病患者等,他们的免疫系统功能较弱,接种减毒活疫苗可能会导致疫苗病毒在体内过度繁殖,引发严重的感染。
最后,孕妇一般不建议接种减毒活疫苗。因为减毒活疫苗中的病毒或细菌虽然经过减毒处理,但仍有一定的活性,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不过,灭活疫苗在孕期通常是可以接种的,但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在进行预防接种前,一定要如实向医生告知受种者的健康状况,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接种,以确保接种的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