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瘫儿童的早期症状与早期表现”相关内容,相信大家都想知道, 为方便了解,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脑瘫儿童的早期症状
1.经常出现异常的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如双手屈指内收,双拳紧握,前臂内旋,头颈后仰等。
2.运动发育落后。如3个月到4个月大的小儿俯卧位不能竖头或抬头不稳,4个月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扶站时以足尖着地或两下肢过于挺直、交叉等。
3.出生前、出生时及 出生后,发现有脑瘫的高危因素。如怀孕期感染、风疹、严重妊高症,小儿出生时窒息,早产儿,严重黄疸,小儿出生后颅内出血等。
4.小儿出生后哺喂困难,如吸吮无力,哭声弱或多哭,易受惊吓。
5.运动过分安静,主动运动少。
总结1~12月脑瘫异常情况:
1个月:
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持续 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重度脑损伤,弱智及肌肉系统疾病.
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 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头围异常:脑损伤往往有头围异常的情况 ;
2-4个月:
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不笑:2个月不能微笑, 4个月不能大笑;
手握拳: 如果 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
身体扭转: 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头不稳定: 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斜视: 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不能伸手抓物:如 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不能翻身: 3个月左右不能翻身
5-6 个月:
注视手: 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 4个月时反应迟钝, 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7-12个月:
脑部损伤较轻者,前半年往往表现不是很明显,在婴儿后半期有异常表现
(1)不能翻身 6个月以后还不能翻身,有诊断意义。
(2)不使用下肢 6-7个月不用下肢短暂地支持体重
(3)不用单手 7-10个月的婴儿不用单手抓玩。
(4)手笨手的精细动作,如捏小东西、解扣、系腰带不灵活,不协调,在 7-10个月出现有诊断意义。
(5)不能独坐 7个月不能独坐。
(6)不能抓站 10个月不能抓站。
(7)不会与人再见 10个月以后有诊断意义。
(8)使用脚尖站立 10个月还用脚尖站立。
(9)不能迈步 13-15个月以后,还不会迈步。
(10)流口水及 "吃手 "12个月以后有诊断价值
温馨提示:发现有上述以动作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问题时,应尽快到医院作检查。尽早诊断,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期。
中医角度看早期症状
中医眼中的脑瘫对脑瘫这个疾病,除了医学上公认的原因外。中医认为它属于中医学中“五迟”、“五软”、“五硬”的范畴。
其基本表现是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多种多样,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属中医“五迟”;头软无力,不能竖头,手无力,不能握拳,下肢痿弱,口唇软无力,不能咬咀,皮肤松缓,肌肉软不长,属中医“五软”;其症状为头项硬,手硬,足硬、口硬,肌肉硬,称为“五硬”。表现为两肢内收后旋,肘、腕、指间关节屈曲,双下肢伸直交叉,尖足、“剪刀样”姿势。
这是由于小儿在宫内发育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先天不足、肝肾亏损,精髓不足,最终出现“骨软”症状;由于先天的不足,导致后天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后天失养,肌肉萎缩或皮肤松弛;或出生后肝血肾精不足,筋骨失养而痿弱;最终脑失所养,形成脑瘫。
小儿脑瘫都有哪些临床症状表现呢?
(一)小儿脑瘫早期症状
1.太闹人:易激惹、持续哭闹、睡眠不安等。
2.太安静:对外界不理不睬,过分安静。
3.太难喂:吸吮困难,呕吐频繁。
4.太难带:护理困难,肢体僵硬,翻动如滚木样。
5.太难看:握拳头、“飞机手”、“芭蕾脚”等。
(二)小儿脑瘫临床表现——动作怪
脑瘫婴儿在各方面的发育都比同龄正常儿童差。如全身发软、无力或四肢发紧;易惊、角弓反张、少动或过多乱动;喂奶时出现吸吮无力、吞咽困难或经常呛、噎、吐奶;婴儿的嘴不能很好地闭合,哭声微弱或阵阵尖叫;2-3个月时,还不会笑、抬头;持续哭闹,手指紧握,不会张开;4-5个月还不会翻身;8个月还不会坐,甚至不会抓、握,也不会把手放到嘴边。另外,智力发育也落后于同龄正常儿。
以上为“脑瘫儿童的早期症状与早期表现”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更多信息请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