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牙周病概述-牙周病病因、牙周病促进因素和疾病的检查”,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相关内容分享如下,希望对大家备战医考有所帮助!
牙周病概述-牙周病病因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牙周病是口腔两大类主要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患病率。在我国,牙周病的患病率更居于龋病之上。
牙菌斑微生物是牙周病始动因子。
牙菌斑根据其所在部位,以龈缘为界,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
龈上菌斑:位于龈缘以上的牙菌斑称为龈上菌斑,主要分布在近牙龈的1/3牙冠处和牙上其他不易清洁的窝沟、裂隙、邻接面、龋洞表面等部位,革兰阳性兼性菌占优势,与龋病发生、龈上牙石形成有关,龈缘附近的龈上菌斑还会危害牙周组织。
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以下的牙菌斑。分布在龈沟或牙周袋内。可分为以下两部分:
(1)附着性菌斑:龈缘以下附着于牙根面的龈下菌斑,由龈上菌斑延伸到牙周袋内。
(2)非附着性菌斑:龈缘以下位于附着性龈下菌斑的表面或直接与龈沟上皮、袋内上皮接触的龈下菌斑,为结构较松散的菌群,主要为革兰阴性厌氧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菌和具核梭杆菌等,还包括许多能动菌和螺旋体。
牙周微生物的致病机制:牙周定植、存活和繁殖;入侵宿主组织;抑制或逃避宿主防御机能;损害宿主牙周组织。机体在阻止微生物入侵或扩散时发生的免疫反应,也会损害局部牙周组织。
牙周病促进因素和疾病的检查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一、牙周病局部促进因素:
(1)牙石;
(2)牙解剖因素:
①牙解剖因素:a.根分叉:易使菌斑积聚,附着丧失达分叉水平,使牙周治疗和口腔卫生措施难以施行;窄根分叉区更难施行。B.根面凹陷:凹槽存在于分叉顶部、根的表面;使细菌菌斑易于积聚,促使附着丧失的进展;c.颈部釉突和釉珠容易发生根分叉病变;d.腭侧沟也称畸形舌侧沟,多发生于上颌侧切牙;沟内易滞留菌斑,而不易清除,且结合上皮不易附着,因而形成窄而深的牙周袋,有的甚至反复形成脓肿而出现窦道;e.牙根形态异常如牙根过短或过细、锥形牙根、磨牙牙根融合等均使这些牙对(牙合)力的承受能力降低,疾病进展快;f.冠根比例失调,牙周膜内的应力明显增大,会造成牙周组织创伤。
②骨开裂或骨开窗导致牙周破坏;
③膜龈异常;
(3)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牙合)畸形;
(4)其他诱病因素:充填体悬突、修复体的设计、修复体材料、正畸治疗;
(5)(牙合)创伤;
(6)食物嵌塞;
(7)不良习惯:口呼吸;吐舌习惯;牙刷创伤;其他如咬唇(颊)习惯,使下颌位置偏斜,不正确地使用牙线、牙签或其他不恰当的工具剔牙,吮指、咬指甲或咬铅笔,夜磨牙或咬紧牙,职业性习惯,如木匠咬钉子、乐器吹奏者的唇、齿习惯等,均可对唇颊、牙周膜及骨、牙体及(牙合)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
(8)牙面色素通常与食物、化学物质、烟草及色源细菌有关。
二、牙周病全身促进因素:
(1)遗传因素可增加宿主对牙周病的易感性。
(2)性激素:内分泌功能紊乱对牙周病发生和发展有影响。
(3)吸烟是牙周病尤其是重度牙周炎的高危因素。
(4)有关的系统性疾病:一些系统性疾病和状况如内分泌疾病和激素变化、血液疾病和免疫缺陷、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营养不良等会增加患牙周炎的风险,并影响牙周治疗的效果。
三、牙周组织检查
1.口腔卫生状况:检查的内容包括菌斑、软垢、牙石和色渍沉积情况,有无食物嵌塞和口臭等。
(1)菌斑的检查:常用的菌斑显示剂有2%中性红等制成的溶液或片剂。菌斑百分率达到小于20%,则已属基本被控制。
(2)牙石及软垢的检查:
2.牙龈状况检查:包括牙龈的色、形、质,唇、颊系带附着位置以及附着龈的宽度,龈缘的位置,探诊后出血、溢脓。
3.牙周探诊:是牙周炎诊断中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主要目的是了解有无牙周袋或附着丧失,并探测其深度和附着水平,此外,还应观察探诊后是否出血,探测龈下牙石的量及分布,根分叉是否受累。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推荐】
官方发文2021年执业医师报名需线上审核试用期证明!
2021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笔试+技能考试大纲免费下载
2021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指导用书变动说明
2021口腔执业医师模考密卷、高频考点[学霸礼包]限时免费领!
“牙周病概述-牙周病病因、牙周病促进因素和疾病的检查”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更多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考试动态、学习经验技巧,敬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口腔执业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