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作修复体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详细的记录工作,以确保修复过程顺利并达到预期效果。这些记录主要包括:
1. 患者病史收集:包括全身健康状况、药物过敏史、以往的口腔治疗情况等,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至关重要。
2. 口腔检查与评估:详细记录牙齿的状态(如龋齿程度、缺损范围)、牙龈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咬合关系等信息。必要时还需拍摄X光片或进行其他影像学检查,以便更准确地了解牙齿内部结构。
3. 制作模型:通过印模材料取模,并制作石膏模型,用于修复体制作过程中的参考和比对。
4. 记录颜色与形态:使用色板对比选择最接近的牙齿色彩;观察并记录患者自然牙齿的形状、大小等特征,以确保修复体能够与周围牙齿协调一致。
5. 咬合关系记录:通过咬合纸测试等方式准确记录上下颌之间的咬合接触点及其分布情况,这对于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非常重要。
6. 患者需求沟通:了解患者对于修复效果的具体期望,包括美观性、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在可能范围内尽量满足其合理诉求。
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才能开始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并制作合适的口腔修复体。
2025年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及教材已经陆续公布(点击查看>>),各位考生要提前开始备考复习!开年福利,医学教育网2025年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题》30天体验版,3人拼团0.1元解锁!活动时间&名额有限,速来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