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腔诊疗过程中,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PPE)对于保护医患双方免受感染至关重要。以下是具体的指导建议:
1. 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根据预期接触的生物风险等级以及可能发生的飞溅、喷洒等情况,选择适当的口罩、护目镜或面罩、手套和隔离衣等。
2. 穿戴顺序:首先洗手,然后依次穿戴口罩、帽子、护目镜/面屏、隔离衣,并最后戴上手套。确保所有暴露部位都被有效覆盖。
3. 使用前检查:每次使用之前都要仔细检查PPE是否有破损或过期现象,保证其防护性能完好无损。
4. 操作时注意事项:
- 在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高速钻牙、洁治等)时,应佩戴N95口罩或者更高级别的呼吸器。
- 更换手套:每次接触不同患者前后或手部污染后均需更换新手套,并且在脱掉旧手套前应用消毒液清洁双手。
- 避免触碰面部其他未受保护区域。
5. 脱卸流程:按照“从内到外,由上至下”的原则依次脱去隔离衣、面屏/护目镜、口罩和帽子。每一步完成后均需立即进行手卫生处理。
6. 妥善处置废弃物:使用过的一次性PPE应放入专门的医疗废物收集袋中,并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处理。
7. 定期培训与考核: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的培训,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正确的穿戴和脱卸方法。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口腔诊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