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样或表皮样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1.诊断:皮样囊肿的诊断除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外,穿刺检查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有时大体标本可见毛发。在镜下可见有脱落的上皮细胞、毛囊和皮脂腺等结构。
2.治疗:手术摘除。在口底下颌舌骨肌,特别是颏舌骨肌或颏舌肌以上的囊肿,应在口底黏膜上做弧形切口,切开黏膜,显露囊壁。因囊壁较厚故可用手指或钝器分离囊肿,完整摘除;如囊肿位下颌舌骨肌以下,则应在颏下部皮肤上做切口。囊肿摘除后,分层缝合创口。颜面部表皮样囊肿,应沿皮纹在囊肿皮肤上做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囊壁,然后将囊肿与周围组织分离,完整摘除,分层缝合。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