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间隙感染的感染途径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口腔颌面部感染均为继发性,大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感染累及潜在筋膜间隙内结构,初期表现为蜂窝织炎;后期脂肪结缔组织变性坏死后,可形成脓肿。化脓性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波及相邻的几个间隙,形成弥散性蜂窝织炎或脓肿;甚至可沿神经、血管扩散,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1. 牙源性
病原菌通过病变牙或牙周组织进入体内发生感染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常见龋齿、牙周病、智齿冠周炎为主要感染来源;
2. 腺源性
面颈部淋巴结可继发于口腔、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炎症改变;淋巴结感染又可穿过淋巴结被膜向周围扩散,引起蜂窝织炎;
3. 损伤性
继发于损伤后发生的感染;
4. 血源性
机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通过血液循环形成口腔颌面部化脓性病变;
5. 医源性
局麻、手术、穿刺等操作时未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