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盘状红斑狼疮的诊断与防治是什么?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及时巩固,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一)诊断
黏膜病损:好发于下唇,圆形或椭圆形红斑,糜烂前红斑加深,病损四周有白色放射状花纹。中央稍凹陷,边缘暗红稍隆,病损区周围有黑色围线。陈旧性损害呈暗红色。
唇部病损:常超出唇红边缘,使黏膜一皮肤界限模糊。
皮肤病损:好发于头面部,特征为红斑、毛囊角质栓、鳞屑、角质栓、色素沉着和(或)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萎缩和瘢痕形成。
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沉加快、r球蛋白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抗核抗体阳性。
辅助性T细胞( CD4+)/抑制性T细胞(CD8+)比率增加。
局部病损:活体检查有重要价值。
取病变组织应选择时间在糜烂愈合后2周左右较为适宜。
(二)防治
1.尽量避免与减少日光照射,户外工作时戴遮阳帽,避免寒冷刺激。
2.下唇有血痂或脓痂时,首先用0.2%呋喃西林液湿敷,去痂皮后外用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
3.氯喹0. 25g/d,分2次服用。
4.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服用氯喹、雷公藤效果不显时,如无肾上腺皮质激素禁忌证条件下,可服用泼尼松5mg/d,合用氯喹0.25g/d。
5.中医中药治疗。
推荐阅读:
重要!口腔主治医师:牙列缺损修复高频考点分析!(附习题)
2020口腔主治医师考前免费刷题!“医考爱打卡”等你来练!
以上“口腔盘状红斑狼疮的诊断与防治是什么?”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