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不同时期的特点都是什么?有很多口腔主治医师考生都比较关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血管瘤多见于婴儿出生时(约1/3)或出生后不久(1月之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组织病理学特点是瘤内富含增生活跃的血管内皮细胞,并有成血管现象和肥大细胞的聚集。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面颈部皮肤,皮下组织,极少数见于口腔黏膜。深部及颌骨内的血管瘤日前认为应属血管畸形。
血管瘤的生物学行为是可以自发性消退。其病程可分为增生期、消退期及消退完成期三期。
(1)增生期:最初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四周围以晕状白色区域;迅即变为红斑并高出皮肤,高低不平似杨梅状。随婴儿第一生长发育期,约在4周以后快速生长,此时常是家长最迫切求治的时期。如生长在面部,不但导致畸形,还可影响运动功能,诸如闭眼、张口运动等;有的病例还可在瘤体并发继发感染。快速增生还可伴发于婴儿的第二生长发育期,即4~5个月时。
(2)消退期:一般在1年以后即进入静止消退期。消退是缓慢的,病损由鲜红变为暗紫、棕色,皮肤可呈花斑状。据统计,约50%~60%的患者在5年内完全消退;75%在7年内消退完毕;约10%~30%的患者可持续消退至10岁左右,但可为不完全消退。
(3)消退完成期:一般在10~12岁。大面积的血管瘤完全消退后可以后遗局部色素沉着,浅瘢痕,皮肤萎缩下垂等体征。
推荐阅读:
重要!2021年口腔主治医师考试各科目考察重点!
速看!2021口腔主治医师考试复习计划(整个考期)
以上“血管瘤不同时期的特点都是什么?”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