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牙周炎的症状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
特征:牙周病变局限于第一恒磨牙或切牙,至少两个恒牙有邻面附着丧失,其中一个为第一磨牙。除第一恒磨牙和切牙外,其他患牙不超过两个。
患者发病可始于青春期前后,女性多于男性。早期患者的菌斑、牙石量很少,牙龈炎症轻微,但有深牙周袋,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深袋部位有龈下菌斑,袋壁有炎症和探诊后出血,晚期还可以发生牙周脓肿。局限于第一恒磨牙和上下切牙,多为左右对称。X线片可见第一磨牙均有垂直型骨吸收,形成典型的“弧形吸收”,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还可见牙周膜间隙增宽、硬骨板模糊、骨小梁疏松等。牙周破坏速度比慢性牙周炎快3~4倍,在4~5年内牙周附着破坏可达50%~70%,患者常在20岁左右即已需要拔牙或牙自行脱落。早期出现切牙和第一恒磨牙松动,自觉咀嚼无力。切牙呈扇形散开排列,后牙可出现食物嵌塞。家族中常有多人患本病,患者的同胞有50%的患病机会。
2、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特征: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侵犯第一磨牙和切牙以外的牙数在三颗以上。
患者的年龄在青春期至30岁以下。病损呈弥漫性,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累及除切牙和第一磨牙以外的恒牙至少三颗。有严重而快速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呈明显的阵发性。在活动期,牙龈有急性炎症,呈鲜红色,伴龈缘区肉芽性增殖,易出血,并有溢脓。菌斑牙石的沉积量相差悬殊。部分患者有中性粒细胞及(或)单核细胞的功能缺陷。有时伴有体重减轻、抑郁及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一般患者对常规治疗如刮治和全身药物治疗有明显的疗效,但也有少数患者经任何治疗都效果不佳,病情迅速加重直至牙丧失。
临床上常以年龄为35岁以下和全口大多数牙的重度牙周破坏作为诊断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的标准,即牙周破坏程度与年龄不相称。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腔主治医师考试的重要考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