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疼痛:患者在受伤部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尤其是在咀嚼或开口时疼痛加剧。疼痛的程度与骨折的严重程度和位置有关。
2. 肿胀与瘀斑:伤后局部组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肿胀,有时伴有皮下出血形成瘀斑。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受伤后的几小时内,并可能持续几天到一周不等。
3. 开口受限或异常:由于疼痛、肌肉痉挛或者骨折片移位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张口困难的情况,表现为开口度减小,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开口。
4. 咬合关系改变:当上颌骨或下颌骨发生骨折时,牙齿的对齐情况可能发生改变,导致咬合不正。患者会感觉到上下牙之间的接触方式与之前不同,有的可能完全不能闭合。
5. 触痛及压痛点:在骨折区域进行触诊时,可以发现明显的触痛和压痛点。医生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定位骨折的具体位置。
6. 神经损伤症状:如果骨折累及到面部的主要神经(如下牙槽神经),则可能出现相应区域的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现象。
7. 外形改变:严重的颌骨骨折可能导致面部轮廓的变化,比如一侧脸部凹陷或不对称等外观上的明显差异。
8. 其他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出血、流涎增多等症状。在开放性骨折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口腔与外界相通的现象,需要特别注意防止感染的发生。
以上就是颌骨骨折常见的临床表现,对于疑似病例应及时就医,通过X线片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