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尿量如何受抗利尿激素调控?

抗利尿激素(也称为血管加压素或ADH)是由下丘脑产生并储存在垂体后叶的一种激素。它在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和血压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通过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来控制尿量。

当身体缺水或者血液中的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会感知到这种变化,并促使垂体释放更多的抗利尿激素进入血液循环。抗利尿激素随血流到达肾脏后,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上的V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系统,增加细胞内cAMP水平。这导致水通道蛋白(尤其是AQP-2)被转运到细胞膜表面,增加了对水的通透性。

因此,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更多的水分从原尿中被重吸收到血液中,从而减少了最终排出体外的尿量,并且使得尿液变得更加浓缩。相反地,当体内水分充足或血容量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水通道蛋白数量下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减弱,导致尿量增加和尿液稀释。

总之,通过调节肾小管特别是远曲小管及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抗利尿激素能够有效地控制尿量以及维持体内的水平衡。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口腔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