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又称为牙槽骨炎或拔牙后疼痛性肉芽肿,是拔牙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拔牙窝内血块形成不良或者过早脱落导致的感染和剧烈疼痛。处理干槽症的原则包括止痛、抗感染、促进愈合等几个方面。
1. 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口腔检查,以明确诊断。确诊后,医生应该向患者解释病情及其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2. 清创是治疗的关键步骤之一。使用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溶液轻轻冲洗拔牙窝,去除腐败组织、食物残渣和其他异物,并清除感染源。必要时可采用刮匙轻柔地清理拔牙窝内的坏死组织,但要避免过度损伤周围健康骨质。
3. 在清创之后,可以使用碘甘油等消毒药物涂抹于拔牙窝内,以减少细菌数量并防止进一步的炎症反应。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放置含有抗生素和止痛成分的药棉条,以维持局部清洁、缓解疼痛,并促进组织修复。
4. 对于疼痛剧烈者,可以给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药物来控制症状。如果存在明显的细菌感染迹象,则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5. 指导患者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包括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吸烟及饮酒等刺激性行为;定期复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直至完全恢复。
6. 如果上述措施效果不佳或病情持续恶化,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或专科医生处就诊,以获得更专业的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