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管调节尿液浓缩的关键激素是抗利尿激素,也被称为血管加压素。这种激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合成,并在垂体后叶储存及释放。当人体需要减少水分丢失或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会刺激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进入血液循环。
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得流经这些部位的原尿中的水分子更容易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中。这不仅有助于维持体内水分平衡,还能提高终尿的渗透压,从而实现尿液浓缩的效果。当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时,肾单位远端部分(主要是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导致排出的尿量减少且更加浓缩;反之,则尿量增多而稀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抗利尿激素外,醛固酮等其他因素也参与了肾脏对钠、钾和水的调节过程,但就尿液浓缩而言,抗利尿激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