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又称为贝赫切特综合症,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以及皮肤损害为特征的多系统疾病。其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和环境因素有关。
在白塞病中,最常见且最具标志性的临床表现是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s),即口腔溃疡。这些溃疡可以出现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包括唇内侧、舌头、颊粘膜、牙龈以及软腭等处。它们通常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坑状损害,中央凹陷,边缘红晕,底部覆有黄白色假膜,伴有明显的疼痛感。溃疡大小不一,小者直径约2-3毫米,大者可达1厘米以上,且愈合后一般不留瘢痕。
典型的口腔溃疡往往在初次发病时出现,并在整个病程中反复发作。患者可能经历从几个月到几年的无症状期,随后再次发生新的溃疡。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白塞病患者的口腔溃疡都具有相同的严重程度或频率,这取决于个体差异及疾病活动性。
此外,除了上述典型表现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非典型性的损害如线状或带状溃疡、大面积坏死等,这些情况需要与其它口腔黏膜疾病相鉴别。因此,在临床诊断白塞病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征以及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来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