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le第二类错牙合,也被称为远中错牙合或安氏二类错牙合,是牙齿咬合关系异常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包括:
1. 上下颌骨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协调:具体表现为上颌相对于下颌的位置过于靠前,或者下颌相对于上颌的位置过于靠后。这种上下颌骨的相对位置异常导致了咬合时上下牙列不能正常对齐。
2. 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异常:在Angle第二类错牙合中,上前牙通常会显得更加突出(即所谓的“龅牙”),而下前牙可能向后倾斜。同时,上颌的第一恒磨牙与下颌的第一恒磨牙之间的正常咬合关系被破坏,具体表现为上第一恒磨牙位于下第一恒磨牙的远中位置。
3. 面部外观受影响:由于上下颌骨的位置不协调及牙齿排列异常,患者的面部轮廓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例如,患者可能呈现“凸面型”,即从侧面观察时,前额至下巴的连线较为突出;或者下颌看起来比正常情况下更短小。
4. 功能障碍:Angle第二类错牙合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导致咀嚼、发音等功能问题。例如,牙齿咬合不良会影响食物的切割和研磨效率,进而影响消化吸收过程;此外,某些特定的声音可能因为口腔结构的变化而难以准确发出。
5. 心理社会因素:除了生理上的不适外,Angle第二类错牙合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和社会交往障碍。例如,一些患者可能会因此感到自卑、焦虑等情绪,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的表现。
针对Angle第二类错牙合的治疗方案通常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定制,包括但不限于正畸矫治器的应用、手术矫正等方式。在制定治疗计划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骨骼发育状况以及牙齿排列特点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