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寄生虫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的内容,有很多考生都很关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1)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包括:
夺取营养:如蛔虫引起营养不良,钩虫引起贫血;阔节裂头绦虫引起维生素B12的缺乏,导致宿主产生巨幼细胞性贫血。
机械性损害:如蛔虫性肠梗阻,布氏姜片虫引起肠梗阻。棘球蚴压迫肝脏,蛔虫幼虫在肺内移行时穿破肺泡壁毛细血管,可引起出血。
毒性及免疫损害:溶组织内阿米巴侵入肠黏膜和肝脏时,分泌组织溶解酶,溶解组织,引起肠壁损伤和溃疡及肝脓肿。血吸虫虫卵毛蚴分泌物可引起周围组织发生免疫病理变化,形成血吸虫肉芽肿。
变应原作用:棘球蚴囊壁破裂,棘球液引起宿主超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2)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
消除性免疫:宿主能消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如热带利什曼原虫引起东方疖免疫是一种消除性免疫。
非消除性免疫:这是寄生虫感染中常见的一种免疫状态。大多数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对宿主体内原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临床表现为不完全免疫。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的残余寄生虫后,宿主已获得的免疫力便逐渐消失。
宿主不能控制体内寄生虫的生长繁殖,病情加重,如不及时治疗,可以造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