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生物学中,芽孢杆菌是一类能够形成抗逆性强的休眠体——芽孢的细菌。由于芽孢的存在,这类细菌在常规染色下不易着色,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染色方法来识别它们。常用的染色技术包括芽孢染色法和负染色法。
1. 芽孢染色法:这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细菌是否产生芽孢的方法。操作步骤大致如下:
- 首先对涂片进行加热固定。
- 然后使用孔雀绿等染料进行初染,时间约为5分钟。
- 接着用水洗去多余染液,并用95%酒精脱色约1-2分钟。
- 再次用水清洗以去除酒精。
- 最后使用番红(复红)作为对比染色剂对菌体进行染色,时间为1-2分钟。
2. 负染色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某些化学物质与细菌细胞壁成分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从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未被染色的芽孢。
- 先将待测样本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并干燥固定。
- 加入适量的负染液(如碳酸钴钾溶液),放置数分钟后倾去多余液体。
- 用蒸馏水轻轻冲洗,吸干水分后即可直接观察。
通过上述两种方法之一处理过的样品,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芽孢杆菌及其形成的芽孢。通常情况下,菌体被染成红色或淡紫色,而芽孢则呈现深绿色或其他颜色对比鲜明的状态,从而便于区分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