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是2020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运动系统科目涉及到的高频考点,医学教育网老师为大家分享知识点如下: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1.病理生理
①脊髓震荡:脊髓发生超限抑制,功能处于停滞状态,但脊髓神经细胞结构正常,无形态学改变。
②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轻者仅有中心小坏死灶,保留大部分神经纤维;重者脊髓中心可出现坏死软化灶,并由胶质或瘢痕代替,只保留小部分神经纤维。
③完全性脊髓损伤:从中心出血至全脊髓出血水肿,从中心坏死到大范围脊髓坏死,晚期脊髓为胶质组织代替。
2.临床表现
①脊髓震荡: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及反射完全消失或大部分消失。经过数小时至数天,感觉和运动逐渐恢复,不留后遗症。
②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保留某些感觉和运动功能a.前脊髓综合征:预后最差。颈脊髓前方受压严重,可有中央动脉闭塞;四肢出现瘫痪,下肢瘫痪重于上肢,但下肢和会阴部仍保持位置觉和深感觉。有时甚至还保留有浅感觉。b.后脊髓综合征: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和痛温觉、触觉存在,但深感觉全部或部分消失。c.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多数发生于颈椎过伸性损伤。颈椎管因颈椎过伸而发生急剧性容积减小,脊髓受黄韧带皱褶、椎间盘或骨刺的前后挤压,使脊髓中央管周围的传导束受到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上肢重于下肢,没有感觉分离。d.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équard综合征):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
③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实质完全性横贯性损害,损伤平面以下的低位脊髓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④脊髓圆锥损伤:会阴部(鞍区)皮肤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丧失致大小便不能控制和性功能障碍,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仍保留正常。
⑤马尾神经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有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及括约肌功能丧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没有病理反射。
3.脊髓损伤并发症
(1)呼吸衰竭与呼吸道感染。
(2)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和结石。
(3)压疮。
(4)体温失调——颈脊髓损伤——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皮肤不能出汗。
4.治疗
(1)固定——防止因移位而产生再损伤。
(2)减轻脊髓水肿和继发性损害
1)地塞米松滴注。
2)甲泼尼龙冲击疗法。
3)20%甘露醇滴注。
4)高压氧。
5)其他治疗。
(3)手术——指征参照脊柱骨折。
以上关于“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临床执业医师辅导精华栏目!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