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防御性行业”之称的医药行业的出口贸易,自去年10月份以来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同时,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也开始向我国挑起新的贸易保护战,反倾销、反保障等纠纷不断上演。
然而,亦有人乐观地认为,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将在2009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探底,许多担忧不足为虑。
今年出口趋缓是大势
对于今年的国际医药产业走势,业内人士均倾向于认为:这是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在此情况下,新一轮的跨国药企兼并重组悄然兴起。跨国药企都在寻求“过冬”之道,中国的医药出口能否独善其身?
“今年我国医药外贸增长的总体势头不容乐观。受全球经济下行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出口型行业都感到了阵阵寒流,医药行业虽然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弱,但消极作用在近几个月逐渐显现出来。据中国海关公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2月份最新统计数据,医药产品2月出口累计7.8万吨,总金额为12.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6.0%.所以,今年出口趋缓是大势。”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向记者分析。
不过,在对今年医药出口形势持保守态度的同时,于明德亦对未来持积极乐观态度:“所谓"危机"就是有危也有机。全球金融危机虽已波及到医药行业2009年整体增长率,但对整个行业不会构成大的影响。一旦经济开始复苏,我们肯定是第一个开始增长,这一点要有坚定的信心。”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根据医保商会追踪统计的数据也认为,从1、2月情况来看,有一部分医药产品出口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中药类和西药类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不过,医疗器械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出口却仍然以12%的增速在发展。总的来说,我个人对今年的医药进出口贸易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医械和大宗原料药坚挺
即便在金融危机导致出口下滑的局面下,虽然有部分产品出口受到较大影响,但有些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品出口仍不乏亮色。
“今年整体上与往年同期相比都不太理想,我觉得传统大宗原料药可能会好一点,特别是抗生素、维生素、青霉素工业盐、氨基酸等产品出口有望优先复苏。因为在大宗原料药的生产方面,我国有生长环境和成本上的明显优势,并且作为药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其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国际市场上无人能比。”于明德认为。
而基于医疗器械在今年出口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仍能有12%的增长,刘张林认为:“医疗器械也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继续增长:一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跨国公司产业的转移扩大了医疗器械的需求;二是近几年我国民族企业努力创造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市场份额的出口名牌。”
对于出口受影响较大的品种,于明德和刘张林的看法不谋而合。
“由于国际消费者对医药产品的需求萎缩,造成了我国医药出口外需减弱、订单减少、价格下滑,以中成药为代表的大部分产品出口都受到了冲击。另外,外销受阻必然会转为内销,未来国内医药市场竞争会更激烈。”于明德说。
刘张林亦认为,因为中药在国外只是一种起辅助作用的副产品,并不属于刚性需求,国外医药产品需求萎缩必然会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成中药进口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