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中医保健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中医药保健产业企业资产和销售规模较小,新产品缺乏,主要原因是人们观念上重治疗、轻预防;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经济基础尚薄弱,卫生保健很长一段时期还将停留在初级阶段;政策扶持和支持较少,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报告建议:实施中医“三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工程;通过科普宣传提高人们对中医保健的认识;制定中医药保健产业发展战略,将其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并纳入国家行业统计目录;完善促进中医药保健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中医药学的特征正好与未来医学强调防重于治,提倡养生保健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中医药保健服务及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发展现状
中医保健服务发展状况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在17个省(区、市)确定了46个试点单位,推广了一批“治未病”服务的方法、技术和设备,在“治未病”服务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及人员、机构管理和技术规范等方面加强了研究探索。
许多中医医院在中医保健服务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如提供冬病夏治、膏方等服务,取得很好的效果,受到群众的欢迎。正日益成为中医医院服务热点,为社会普遍关注。
除了中医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也逐渐成为中医保健服务的主阵地。社区服务中心和社会服务站所提供的中医药服务,从过去注重中医医疗,正逐步转向同时注重预防、保健等综合服务,积极运用中医药手段、技术引导居民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不少地区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特色所在,成为社区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原因。一项抽样调查表明,53%的高血压病病例运用了中医药干预措施。在健康教育方面,中医药内容占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