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的医药商业领域,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将自己定位为全国总代理,接一些国产或进口的处方药产品,然后通过自己的临床推广队伍,或借助于下级分销商的临床推广队伍,将这些产品销售到医院终端。在国内药品营销的价值链中,他们虽然没有自己的生产部门,但能凭借宽广的营销网络,一方面获得生产厂家的信任,从厂家拿到某些产品的独家销售权;而另一方面,通过对产品的充分调研和精挑细选,在当前同质化严重的国内药品市场,他们能凭借差异化明显的产品或卖点广泛吸引各地分销或推广企业的关注,从而不断扩大充实自己的营销网络。两方面互相促进,似乎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在每年的全国药品交易会上,他们的展台前总是摩肩接踵;在国内销售额靠前的抗生素、中药处方药的销售中,这一群体出现的频率也非常之高。
然而,随着我国药品注册监管的加强、现场核查和驻厂监督员制度的全面推行,以及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升级,药品流通领域新政策(尤其是药品价格流通差率和两票制)的推行,这些全国总代理公司的产品来源和业务模式都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业务的持续增长面临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