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执业药师考试 > 其他信息 > 正文

一次性注射器出口质控指南将亮相广交会

医药网2010-03-29
大号

  近年来出口贸易摩擦不断的一次性注射器行业,有望迎来新的产业升级。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下称“医保商会”)日前在厦门召开了商务部《一次性注射器出口质量控制指南》(下称《指南》)项目验收会。《医药经济报》记者从医保商会医疗器械部主任蔡天智处获悉,这是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和医保商会首次就一次性注射器出口制定相关质控指南。

  该指南已经通过专家组验收,排版、印刷之后将于2010年春季广交会上正式发布。

  作为全球一次性注射器的出口大国,一次性注射器出口在国内医保总体出口中占据不小的比重,且近年增长势头明显。

  本报记者从医保商会了解到,2009年全年,一次性注射器的出口额为近2.8亿美元,同比增长17.57%;今年1月份,其出口额达到25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11.67%.

  2009年1~8月,医保行业出口整体下滑3.85个百分点,但一次性耗材类商品出口增幅高于医保总体出口增幅9.03个百分点,其中,注射器出口增幅最为突出,同比达到23.38%.蔡天智表示,耗材属于刚性需求,国内产品质优价廉,其出口每年都在增加,加之近期疫苗用量增大等因素,一次性注射器出口未来的增长可以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口量连年增长的同时,一次性注射器近年来也开始频频遭遇反倾销调查。2008年6月,新兴出口市场巴西对我国一次性注射器出口发起发倾销调查,乌克兰紧随其后,俄罗斯也跃跃欲试,拟提保障措施调查。2009年9月,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贸易保护局(CAMEX)作出终裁,对来自中国的一次性注射器多个规格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重挫对巴西出口的中国一次性注射器生产企业。同月,阿根廷又对外宣布,将与巴西联动对中国展开反倾销调查。

  浙江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许培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之外,反倾销调查与国内企业无序竞价、低水平竞争、导致质量方面存在潜在风险也有关。

  本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一次性注射器出口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580家到2008年的695家,3年增加了115家,多为中小企业,增长率达到了19.8%.大量小企业的存在导致行业整体产能过剩,低水平竞争情况严重。

  数据显示,我国的一次性注射器虽然出口数量庞大,但在全球注射器产业中属低端产品。出口企业中除了伟创力实业(深圳公司)和诺和诺德(中国)公司出口的产品基本属于高端产品,产品均价在18~19美元外,其余大多数公司出口的产品均价都在2~3美分左右。由于产品技术附加值不高,产品价格低廉,既容易打开市场,也容易引发低价竞争。

  “在中国由制造转创造的过程中,类似的贸易摩擦肯定会越来越多。”蔡天智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积极应对是最好的方法。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学霸同款好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