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复孔绦虫病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复孔绦虫病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中的一部分考点,希望临床执业医师考生认真复习,顺利通过临床执业医师考试。

  (一)发病原因

  成虫长10~50cm,头节有吸盘4个,顶突上有约60个玫瑰刺状小钩,常分列4环。节片双侧均有生殖孔,孕节充满贮卵囊,各贮虫卵2~40个。卵直径35~50μm,圆形,内有圆形六钩蚴。孕节随粪便排出,崩解后散出虫卵,被蚤类幼虫吞食,孵出六钩蚴,穿过肠壁入血腔发育为似囊尾蚴,该蚤被犬、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猫等动物或人所食,在小肠内经约3周发育成成虫。

  (二)发病机制

  本虫的致病作用主要由虫体对宿主肠壁黏膜的损伤及其分泌的毒素所引起。似囊尾蚴所寄生的肠绒毛出现肿胀和变性,以后则出现结缔组织和上皮细胞的增生。成虫则可使附着部位的肠黏—膜受损伤,引起充血和坏死,并可形成小溃疡,病灶周围则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浸润。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