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主要由于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引起血小板生存期缩短。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慢性型多见于成人。

  临床表现

  1.起病情况:急性型ITP多见于儿童,起病突然,大多在出血症状发作前1-3周有感染病史,可有畏寒,发热等前驱症状。慢性型起病隐匿,以中青年女性多见。

  2.出血症状:常为紫癜性出血,表现为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多位于血液瘀滞部位,负重区域,如腰带,袜子受压部位,负重的踝关节等处)粘膜出血有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出血等。严重者可导致颅内出血。急性型一般4-6周可自行缓解。慢性型多呈反复发作,很少自发缓解。

  3.其他:无脾大,一般不伴贫血

  实验室检查

  1.血象:外周血血小板数目明显减少,急性型发作期血小板计数常低于20×109/L,慢性型常为30~80×109/L。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与分类一般正常。

  2.止血及血液凝固试验:出血时间延长,血块退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凝血机制及纤溶机制检查正常。

  3.骨髓:巨核细胞数目增多或正常,伴成熟障碍。

  4.抗血小板抗体:阳性。

  诊断要点

  临床主要根据出血表现、血小板降低、脾脏无肿大、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及存在抗血小板抗体来诊断ITP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