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护士资格考试辅导之细菌性肝脓肿与阿米巴性肝脓肿鉴别要点:
肝脓肿多为肝脏受感染未及时正确处理形成。常见的肝脓肿有细菌性和阿米巴性2种。细菌性肝脓肿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途径以经胆道逆行感染为主,其他途径包括经肝动脉和门静脉感染。
一、诊断
(一)病史:胆道化脓性感染、全身化脓性感染等。
(二)临床表现:急起寒热、右上腹痛、纳差等表现;肝区疼痛、肝肿大、叩痛等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明显左移,有时出现贫血。
(四)影象学检查:胸腹部透视见右膈升高,运动受限,超声示液平,同位素扫描见肝占位病变。
(五)诊断性穿刺:抽出黄白色脓液,标本应常规送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培养常阳性。
二、鉴别诊断
细菌性肝脓肿与阿米巴性肝脓肿鉴别
| 
             细菌性肝脓肿 
             | 
            
             阿米巴性肝脓肿 
             | 
        |
| 
             病史 
             | 
            
             继发于胆道感染或其他化脓性疾病 
             | 
            
             继发于阿米巴痢疾 
             | 
        
| 
             症状 
             | 
            
             病情急骤严重,全身脓毒血症症状明显。 
             | 
            
             起病较缓慢,病程较长,但贫血较明显。 
             | 
        
| 
             血液化验 
             | 
            
             血液细菌培养可阳性 
             | 
            
             如无继发细菌感染,血液细菌培养为阴性,但血清学阿米巴抗体检测阳性。 
             | 
        
| 
             粪便检查 
             | 
            
             无特殊发现 
             | 
            
             部分病人粪便中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 
        
| 
             脓液 
             | 
            
             黄白色脓液,细菌培养常为阳性 
             | 
            
             大多为棕褐色脓液,有时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若无混合感染,细菌培养为阴性。 
             | 
        
| 
             诊断性治疗 
             | 
            
             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无效 
             | 
            
             抗阿米巴药的治疗后好转 
             | 
        
| 
             脓肿 
             | 
            
             较小,常为多发。 
             | 
            
             脓肿较大,多为单发,多见于肝右叶。 
             | 
        
(二)右膈下脓肿
①多继发于化脓性腹膜炎或上腹部大手术后。②全身反应如寒战、发热等和局部体征不如肝脓肿明显,但胸痛和右肩牵涉痛较重。③X-ray检查右膈下常有液气面出现。④超等影像检查更有助于病变的定位诊断。
(三)原发性肝癌
巨块型肝癌中心液化坏死,继发感染亦可有寒战,发热症状并可在B超(BUS)检查时表现为液性暗区,但与肝脓肿相比:①病程多较慢;②肝脏呈进行性肿大、坚硬,表面不平而无明显压痛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③血清甲胎蛋白(AFP)多为阳性;④仔细询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四)胆道感染
①多有胆绞痛与黄疸,常有反复发作病史。②压痛主要在胆囊区,肝肿大及肝压痛不明显。③BUS检查肝内无液性暗区,并可发现胆道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