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基础护理 > 正文

液体外渗导致皮肤破溃的护理

各种原因致使药液渗漏到血管外组织,引起的局部软组织及神经、肌腱、关节等损伤,称为渗漏性损伤。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妥当,可引起严重的、甚至不可逆的后果。

1.加强护理人员基本功训练:合理选择穿刺血管及留置针,严格无菌操作,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2.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按照医嘱稀释药物,以免药物浓度过高,静止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反复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

3.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和外渗护理:加强巡视,有液体外渗,立即停止输液,抬高患儿肢体,并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保持伤口的相对湿度,并在伤口附近的皮肤形成保护膜,不仅能让皮肤快速生长,还能够防止细菌进入造成伤口感染。做好床旁交接班,密切观察外渗部位的情况。

此教训提醒儿科护士既要掌握新知识新方法,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以免增加患儿的痛苦。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