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关于菌群失调综合征

【提问】下列关于菌群失调综合征的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

A.已有腹膜炎,怀疑肠穿孔者应手术治疗

B.应立即停用目前使用的抗生素,改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C.患者主要表现为腹泻,呈蛋花样便

D.致病菌多为艰难梭状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E.多与应用抗生素不当有关,又称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老师说下菌群失调综合征,谢谢。

【回答】答复:医学研究表明,在人体的表皮、上呼吸道、消化道、尿道、外生殖器、眼结膜和外耳道等处,存在大量多种并不致病的微生物群,如某些细菌、真菌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群的种类和数量是处于平衡状态,它们与人体(宿主)也处于互利共生的平衡状态。

菌群失调就是指正常微生物群在种类或数量上发生偏离正常的生理组合而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一种现象。也就是说,在人体的某一部位上,由于种种原因,如在长期应用抗生素后等,往往使某种细菌被抑制了,而却促进了另一种类细菌的生长,或者原来不在该部位生长的微生物却在这里生长了,这样就造成了某些部位的微生物群在组成上和/或数量上发生了异常变化,从而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

菌群失调根据其量的变化和严重程度分为3度,即一度、二度和三度菌群失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一度菌群失调是菌群失调中最轻的,一度失调只能从细菌定量检查上发现有变化,在临床上往往没有表现或只有轻微的反应。这种失调往往是可逆的,当引起失调的因素除去后,可自行恢复。

二度菌群失调是菌群失调中比较重的一种。二度失调发生后,即使诱因去掉了,也往往容易成为慢性失调状态,菌群内生理性波动可转变为病理性波动。因此,二度失调在临床上多有慢性病的表现,如慢性肠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口腔炎等,病情容易反反复复、时轻时重。

三度菌群失调,可称为二重感染,也称为菌群交替症或菌群紊乱症,是菌群失调中危害程度最大的一种。三度失调表现为原来的菌群(敏感菌)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少数菌种(耐药菌)大量繁殖或外来细菌乘虚而入,成为优势菌群而引起新的感染。临床表现为急性炎症或急性失调状态,如白色念珠菌等所致的局部或全身感染,病情凶险。三度菌群失调,多发生在长期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激素、射线及大型手术和严重的糖尿病、肝硬化、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中。

★问题所属科目:口腔执业医师---临床综合外科基础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口腔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5年好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