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卧位性心绞痛与变异性心绞痛的鉴别?
【回答】回复:
卧位型心绞痛是指平卧位时发生的心绞痛,有以下发作特点:
(1)发作主要与体位有关:常在半夜熟睡时发作,午休或白天安静平卧也能诱发,而饱餐后平卧最易诱发。
(2)发作时间:卧位型心绞痛患者夜间第1次发作多在平卧后的1~3小时内,一夜可发作多次,严重患者于平卧后数十分钟发作。
(3)缓解方式:发作时患者被迫立即坐起或站立,即可缓解,甚至有些患者喜欢下床走动,若同时口含硝酸甘油可加快症状的缓解。
(4)胸痛比较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
(5)平均心率偏快:Holter监测发现,在有效的药物治疗前,白天轻度活动时,心率常在90 ~100次/分,而夜间平均心率不低于70次/分。
(6)发作前或发作时有明显的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且表现为逐渐增加的形式,尤其以血压升高为著,从而导致心肌耗氧量的增加而诱发心绞痛。因此,不应将其归入自发型心绞痛,而应属于劳累性心绞痛的范畴。
(7)发作时ST段明显压低,多表现在左心导联,特别是前侧壁、心尖部的心肌缺血症状缓解后,压低的ST段迅速恢复或明显改善,部分患者发作时ECG可见R波幅度的增高。
自发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与劳累性心绞痛相比,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易为硝酸甘油缓解,未见酶变化。某些自发性心绞痛患者的发作时出现暂时性的sT段抬高,常称为变异型心绞痛。
两者在发作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症状特点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主要区别点在于发作的诱因,时间及心电图表现。另外,在最新版内科学中,已经不再强调卧位型心绞痛的概念。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含传染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