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人应平卧,头部抬高15°,保温、给氧;根据需要作动脉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检查等。
(2)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保证液体及药物输入,输液速度不宜过快。
(3)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同时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工作。
(4)进行抗休克与抗感染治疗:
①纠正血容量:补充水分,一般先静脉输给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以维持血容量,减低血液黏度,预防血管内凝血;
②按医嘱给以血管活性药(如异丙基肾上腺素等),使收缩压维持在12~13.3kPa左右,或用血管扩张药改善微循环;严密监测血压变化;
③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输液不宜太快,以免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如血容量已补足而24小时尿量仍少于400ml,应考虑有肾功能不全;
④监测血气及电解质;
⑤抗感染治疗:按医嘱定时给予抗生素,并注意其副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