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种类
1.茯苓个、野生品:于7月-次年3月在松林中采挖;人工栽培者于接种的次年7-8月间采挖。将鲜茯苓堆放“发汗”,使水分析出,置于阴凉处待表面干燥后,再“发汗”。反复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
①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
②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隆起的皱纹。
③体重,质坚实。
④断面颗粒状,有的具裂隙或中间有松根。断面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松根。
⑤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片鲜茯苓去皮后切片。内部显淡红色者为“赤茯苓”;白色部分为“白茯苓”。
3.茯苓块鲜茯苓去皮后,切成方形或长方形块。
①白(赤)苓块 为扁平方块,白色或微带红色,厚4~6mm,长宽4~5cm。
② 平片:为1~2mm厚的薄片,长、宽5~8cm。白色或微带红色。
③ 骰方:各边均约1cm的立方体。生切品色白易碎;蒸后米白色,质坚实不碎。
④ 苓肉不规则团块,直径1.5-4cm,为质松易碎的次货加工。灰白色带微红。
⑤碎苓 不规则边料碎片,色白或微带红。
4.茯苓皮 削下的茯苓皮,干燥。长条形或不规则块片。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体软质松,略具弹性。
5.茯神 中间有松根的茯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6.朱茯苓 取茯苓片,加一定量朱砂细末拌匀,为“朱茯苓”(每100kg茯苓用朱砂2kg)。
规格等级
按加工方法和部位分为个苓、白苓片(平片)、白苓块、赤苓块、茯神块、骰方、白碎苓、赤碎苓、茯神木等规格,多为统货。
1.个苓
一等:不规则圆球形或块状,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体坚实,皮细。断面白色。大小不分,无霉变。
二等:体轻泡,皮粗,质松。断面白色至黄棕色。间有皮沙、水锈、破块、破伤。
2.白苓片
一等:薄片,白色或灰白色,质细,毛边(不修边)。厚度每cm 7片,片面宽长不小于3cm,无霉变。
二等:厚度每cm 5片,余同一等。
3.白苓块扁平方块,白色,厚4~6mm,长宽4~5cm。间有长宽1.5cm以上的碎块,无霉变。
4.赤苓块赤色或浅红色,余同白苓块。统货。
5.茯神块扁平方块,色泽不分,每块含有松木心。厚4~6mm,长宽4~5cm,木心直径不超过1.5cm,间有长宽1.5cm以上的碎块,无霉变。
6.骰方立方形块,白色,质坚实,直径1cm以内,均匀整齐,不规则碎块不超过10%。无粉末,无霉变。
7.白碎苓碎块或碎屑,白色或灰白色。无粉末,无霉变。
8.赤碎苓赤黄色,余同白碎苓。
9.茯神木茯苓中间的松根,弯曲不直,似朽木状。色泽不分,质松体轻。每根周围必须带有2/3的茯苓肉。松根直径不超过2.5cm。无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