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中草药 > 正文

耐冬药品-耐冬

中文名

络石藤(《本草拾遗》)

异名

络石、石鲮(《本经》),鲮石、明石、悬石、云花、云珠、云英、云丹(《吴膂本萆》),石蹉、略石、领石、石龙蘼(《别录》),耐冬(《唐本草》),络石草(《近效方》),鬼系腰(《外科精要》),石薜荔(《医学入门》),白花藤(《植物名实图考》),爬山虎(《南京民间药草》),过墙风(《广西中兽医药植》),爬墙虎、鹿角草(《江苏植药志》),羊角藤(《广西中药志》),乳风绳(《浙江民间草药》),石气柑、万字金银(《四川中药志》),沿壁藤、铁线草、风藤、折骨草、交脚风(《湖南药物志》),合掌藤、双合草、剃头草(《闽东本草》),石盘藤、过桥风(《江西草药》),绿刺、酸树芭、膏链、软筋藤(《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类别

茎藤类

来源

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茎、叶。

植物形态

络石

常绿攀援灌木。茎赤褐色,多分枝,无毛,表面有点状皮孔,幼枝有细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5毫米,幼时被灰褐色柔毛,后脱落;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技针形,长2~8厘米,宽1.5~4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被细柔毛。聚伞花序腋生,长达5厘米,花白色,芳香;萼小,5深裂;花管圆柱形,长3~6毫米,外被细柔毛?ü?裂,裂片长椭圆状披针形,右向旋转排列,花冠外面和喉部也有柔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内面中部以上,花丝短而扁阔;心皮2,胚珠多数。蓇葖果长圆柱形,长约15厘米,近于水平展开。种子线形而扁,褐色,顶端有一束白亮细簇毛。花期4~5月。果期10月。

分布

生于山野、荒地,常攀援附生于石上、墙上或其他植物上,亦有栽培在庭园中作观赏者。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采集

秋季落叶前采收,晒干。

炮制

用水洗去泥土,拣净杂质,稍浸泡,润透,切断,晒干。

化学成分

茎含牛蒡甙、络石糖甙、罗汉松树脂酚甙、降络石糖甙、橡胶肌醇、β-谷甾醇葡萄糖甙、加拿大麻糖等。

药性

干燥的茎枝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1.5~5毫米,多分枝,弯曲,表面赤褐色或棕褐色,有纵细纹,散生攀援根或点状突起的根痕,以节部为多,茎节略膨大。质坚韧,折断面淡黄白色。叶片对生,多数已脱落,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有时稍卷折,淡绿色或暗绿色,厚纸质。气弱,味微苦。以茎条均匀、带叶者为佳。本植物的果实(络石果)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以桑科植物薜荔的不育幼枝作络石藤使用。其茎枝较夹竹桃科络石藤为细,叶互生,椭圆形,先端钝圆,棕绿色或黄褐色,革质。味淡。参见"薜荔"条。又络石在少数地区亦作石南藤使用。参见"石南藤"条。

《雷公炮炙论》:"凡采得(络石藤)后,用粗布揩叶上,茎蔓上毛了,用熟甘草水浸一伏时,出,切,日干,任用。"

【性味】苦,凉,

①《别录》:"微寒,无毒。"

②《药性论》:"甘,平。"

③《纲目》:"味甘微酸不苦。"

④《江西草药》:"性平,味淡微涩。"

【归经】入肝、肾经。

①《本草经疏》:"足阳明,手、足少阴,足厥阴、少阳经。"

②《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气分。"

【药理作用】

牛蒡甙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使冷血及温血动物产生惊厥,大剂量引起呼吸衰竭,并使小鼠皮肤发红,腹泻,对离体兔肠及子宫则抑制之。

【主治疾病】 1、小便白浊。用络厂、人参、茯苓各二两,龙骨(煅)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2、喉痹肿塞,喘息不通。用络石草一两,加水一升,煎成一大碗,细细饮下。

3、痈疽热痛。用络石茎叶一两,洗净晒干,皂荚刺一两,新瓦上炒黄,甘草节半两,大栝楼一个(取仁,炒香),乳香、没药各三钱。各药混合后,每取二钱,加水一碗、酒半碗,慢火煎成一碗,温服。

【功用主治】祛风,通络,止血,消瘀。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痈肿,喉痹,吐血,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行。

①《本经》:"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

②《别录》:"主大惊入腹,除邪气,养肾,主腰髋痛,坚筋骨,利关节。"

③《药性论》:"主治喉痹。"

④《唐本草》:"疗产后血结。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