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中草药 > 正文

牵牛子药品简述

黑丑

药名:牵牛子。

英文名:SEMEN PHARBITIDIS.

别名: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

性味:性寒,味苦;有毒。

成分: 含牵牛子甙(树脂甙类)、脂肪油、有机酸等。

 功能主治: 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

归经:归肺经、肾经、大肠经。

用法用量:3~6g。水煎服。研末吞服,每次0.5~1克,每日2~3次。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

资源分布:生于山野灌丛中、村边、路旁;多栽培。全国各地有分布。

 采制: 秋末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炮制方法:1、牵牛子:取净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炒牵牛子:取净牵牛子,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稍鼓起,颜色加深,微有香气,断面黄色,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成品性状:1、牵牛子:呈三棱形,形似橘瓣状。表面灰黑色(黑牵牛子)或淡黄白色(白牵牛子)。种皮坚韧,背面有一纵沟。味辛苦,有麻舌感。2、炒牵牛子:色泽加深,稍鼓起或有裂隙,微具香气,质脆。

炮制作用:1、牵牛子: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功积的功能。生牵牛子长于逐水消肿,杀虫。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虫积腹泻。

2.炒牵牛子:炒后降低毒性,药性缓和,免伤正气,以涤痰饮,消积滞见长,且炒后气香,消积之中略有健脾作用。可用于痰盛喘咳,饮食积滞。同时外壳破裂,质地酥脆,酶被破坏,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利于苷类成分保存(杀酶保苷)。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