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中草药 > 正文

油桐药用

来 源

大戟科油桐属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 Airy Shaw,以根、叶、花、果壳及种子油入药。根常年可采。夏秋采叶及凋落的花,晒干备用。冬季采果,将种子取出,分别晒干备用。种子油另行加工。

性味归经

甘、微辛,寒。有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种子毒性较大,树皮及树叶次之,新鲜的毒性较大。种子榨油后的油饼仍然有毒,比桐油毒性大。人食5—6粒种子即可中毒,症状先是腹痛,大吐大泻,然后头昏、口渴,以致虚脱等。山羊吃其叶,出现精神萎靡、腹泻、不食、流涎、便血等症状。有些尚有咳嗽、鼻漏,有些有神经症状。马中毒后不食、出汗、以及胃肠炎症,下痢、流涎、呼吸困难、心悸、全身抽搐、因心衰而死。在牧区幼树树丛放牧的牲畜吃后能引起死亡,牲畜吃修剪下来的枝条也是危险的。

功能主治

根:消积驱虫,祛风利湿。用于蛔虫病,食积腹胀,风湿筋骨痛,湿气水肿。

叶:解毒,杀虫。外用治疮疡,癣疥。

花:清热解毒,生肌。外用治烧烫伤。

毒 性:油桐树的叶、树皮、种子、根均含有毒成分,种子的毒性最大,吃一颗甚至可能会致死;主要有毒成分为桐子酸及异桐子酸,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并可损害肝、肾。榨油后的桐油饼所含毒甙,毒性大于桐油。

中毒表现:食后半小时到4小时出现口渴、胸闷、头晕。多数患者有全身无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为水样便。严重者可有便血、四肢麻木、呼吸困难及肝脏、肾脏损伤。发病较慢者可有发热。

预 防:禁食桐油、桐饼或桐子;不要将桐油与食用油放在一起,以免误用。不要用盛过桐油的容器再盛食用油。桐油有特殊气味,所以不要食用有异味的油或油炸食品。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