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中药 > 正文

两色鳞毛蕨形态特征

根状茎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生栗黑色的狭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20-25厘米,深禾秆色,基部以上到叶轴疏生较小的鳞片,鳞片下部近圆形,棕色,向上长尾状渐尖,黑色;叶片卵状披针形,厚纸质,长和叶柄相近,宽10-20厘米,渐尖头,沿羽轴下面有棕色泡状鳞片(有黑色尾头),三至四回羽裂;中部以下羽片宽3-5厘米,基部下侧小羽片较大;末回裂片近全缘。侧脉羽状分枝。孢子囊群生于小脉近顶部;囊群盖圆肾形。 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和陕西、甘肃;朝鲜,日本也有。生山谷林下或沟边。变异鳞毛蕨D. varia (L.) O. Ktze·和本种相近,但叶片近革质,顶部突然变狭成长尾头,叶柄和叶轴上的鳞片不为明显的泡状。

分布

产长江以南各省区;日本也有。

中药化学成分

根茎含绿三叉蕨素 Bp. PP (margaspidinBP. PP)、绵马酸、白三叉蕨素、黄三叉蕨酸。

贯众为陆生蕨,根状茎粗壮直立,叶丛生,革质,单数一回羽状复叶,小羽片呈镰刀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叶柄细长密被褐色细毛,它粗犷中不失雅致,颇具粗中有细的风韵,常被养花者作盆栽欣赏,同属盆栽的还有全缘贯众、刺齿贯众等。

贯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日本、朝鲜也有,常见于林下沟边,墙根等潮湿的地方,它喜爱温暖湿润、阳光充足之场所,耐寒也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生长于疏松排水性好的钙质土壤之中。

贯众常用孢子繁殖,也可分株。对满盆的植株,在春季萌发前脱盆,将其地下根茎分成数段,上盆后置阴湿处,待长出新根后,采收撒播在消过毒的石灰质基质中,上面覆盖玻璃保湿,约50天左右出现配子体。对其小苗,应适时分栽,并加强水肥管理,可促进其生长加快。

贯众盆栽要用腐叶土2份,碎砖或砂1份并加入少量熟石灰配制作基质。根据盆的大小,一盆种1-3丛,这样盆头丰满,不致因植株松散而影响观赏。春秋季应放半阴处,夏季则应置在有些荫蔽而又有些明亮散射光之处,避免阳光直射。水分要充足,不使土壤过干,且能经常喷水增湿,这样才有利生长,并经常维持叶面光亮,否则会因干燥而导致叶片焦枯。生长季每月施1-2次液肥或缓释性肥料均可。

冬季,在露地情况下,不会冻死,但叶片会枯黄,来年春天要修剪去枯萎的老叶,待新发出后,剪去黄叶,如盆株较拥挤,影响透气,则应换较大的盆。

两色鳞毛蕨(图4)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