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归经
味微甘,性平。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性温,味微甜,无毒。”
《浙江药用植物志》:“微苦、涩,凉。”
《湖南药物志》:“微甘涩,平。”
《福建药物志》:“微苦、辛,平。”
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明目;解毒。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盗汗,结膜炎,夜盲症,水火烫伤,疮疡肿毒。
各家论述
1.《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能舒筋活血。治风湿关节痛医学教|育网整理,跌打损伤,筋骨疼痛,月经不调及脚转筋等症。”
2.《广西本草选编》:“清肝明目,舒筋活络。消炎除湿。主治结膜炎,夜盲症,小儿外感发热,小儿盗汗,风湿痹痛,腰肌劳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