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溶贫时提示骨髓代偿性增生的实验室检查?
【回答】学员zhanglin19791107,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微血管内膜发生部分血栓形成、狭窄或坏死,当红细胞流过时发生磨擦,引起红细胞破碎而发生的机械性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时周围血中出现晚幼红细胞提示骨髓代偿性增生,也正是溶贫时骨髓增生活跃,网织红计数高于正常
【追问】请问老师是否骨髓在代偿增生时先是早幼粒最后才是晚幼粒呢?
【回答】学员yanying19780411,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骨髓代偿增生的辅助检查:1. 网织红细胞增多:溶血性贫血时,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可达0.05~0.20。2. 周围血液中出现幼稚血细胞:通常是晚幼红细胞,在严重溶血时尚可见到幼粒细胞。3. 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溶血性贫血时,幼红细胞显著增生,以中幼和晚幼细胞为主,形态正常。
祝您学习愉快!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追问】骨髓代偿性增生前的过称?不能理解也无法记忆。谢。
【回答】学员CAIYUNMIN,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增生前的过程,这个问题问的太大了,只需要记住骨髓代偿性增生的证据,即可
网织红细胞增多。这是溶血性贫血重要证据之一。网织红细胞增多至5-20%,急性溶血者可高达50-70%以上,但在发生再障危象时,网织红细胞数可减低或消失。
末梢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其数量一般不多。并可见到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匀和异形较明显。可见到球形、靶形、镰形、盔形或破碎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增多,但在某些溶血性贫血时也可以减少。急性大量溶血可引起类白血病反应。
骨髓内幼红细胞增生明显增多,粒红比例下降或倒置。少数病例如有叶酸缺乏,可出现类巨幼细胞,经用叶酸治疗后即消失,个别病例如正值“再生障碍危象时”,红系细胞显著减少。
祝您学习愉快!
【追问】溶血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哪个表现红细胞下降为主,哪个血红蛋白下降为主
【回答】学员kcfydkg,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症状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的缓急相关。
1)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体内贮铁减少到不足以补偿功能状态铁时,铁蛋白、含铁血黄素、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总铁结合力和未结合铁的转铁蛋白升高、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转铁蛋白受体表达于红系造血细胞膜表面,当红细胞内铁缺乏时,转铁蛋白受体脱落进入血液,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erum transferring receptor,sTfR)升高。
2)红细胞内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成为血红素,以游离原卟啉(FER)的形成积累在红细胞内或与锌原子结合成为锌原卟啉(ZPP),血红蛋白生成减少,红细胞胞浆少、体积小,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严重时粒细胞、血小板的生成也受影响。
3)组织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缺铁可引起黏膜组织病变和外胚叶组织营养障碍。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果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溶血性贫血”,较少见;常伴有黄疸,称为“溶血性黄疸”。
祝您学习愉快!
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感谢您对网校的支持!
★问题所属科目:临床执业医师---血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