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苦葫芦一年生攀援草本,具软毛;卷须有分枝。叶互生;叶片心状卵形,长10~40厘米,宽与长略相等,有2~4浅裂,先端短尖或钝圆,边缘具不规则波状短齿,基部心形,叶两面均被软毛;叶柄很长,顶端具腺齿2枚。花雌雄同株,单生;雄花有长柄,较叶柄更长,雌花柄较短;萼漏斗状5裂,裂齿狭三角形,被柔毛;花瓣5,白色,广卵形;雄花花蕊3,花药结合,一药具1室,另二药各具2室;雌花子房椭圆形,有绒毛,花柱短,柱头3枚,各2裂。果实初时被柔毛,淡绿色,熟后外壳变硬,光滑,呈白色或黄色,上下有两个不等的果室,上室较下室为小,中间细缩如腰。种子白色,扁平,倒卵状长椭圆形。花期7~8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本植物的茎(苦壶卢蔓),叶(苦瓠叶)、花(苦壶卢花)、种子(苦壶卢子)、陈旧的老热果皮(陈壶卢瓢)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季采取成熟而未老的果实,去皮用。
【功效分类】利水药;清热解毒药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有毒。
③《日用本草》:味甘微苦,无毒。
【功用主治-苦壶卢的功效】利水消肿。 治水肿,黄痘,消渴,癃闭,痈肿恶疮,疥癣。
①《本经》: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
②《药性论》:治水浮肿,面目肢节肿胀。下大水气疾。
③《唐本草》:主水肿、石淋,吐呼嗽('呼嗽'一作'呀嗽'),囊结淡饮。又煮以汁,渍阴,疗小便不通。
④孟诜:主消渴、恶疮。
⑤《本草拾遗》:煎取汁滴鼻中,出黄水,去伤寒鼻塞,黄疸。又煮令热,解开,熨小儿闪癖。
' ⑥《日华子本草》:除烦止渴,治心热,利小肠,润心肺,治石淋,吐蛔虫。
⑦《纲目》:治痈疽恶疮,疥癣,龋齿有虫匿者。
⑧《植物名实图考》:能吐人,凡瘴毒多以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