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
药名 小叶枇杷
别名 白香柴
英文名 Savoury Rhododendron Leaf
拉丁药名 Folium Rhododendri Anthopogonoidis
药材基源
为杜鹃花科植物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 Maxim的叶及嫩枝。
中药药性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微温。入肺经。
【功效主治】祛痰,止咳,平喘。主治咳嗽,气喘,痰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每次1-5g。
各家论述
⑴《青海常用中药手册》:“镇咳,祛痰,平喘。用于老年性、单纯性支气管炎。”
⑵南药《中草药学》:“祛痰,止咳,平喘。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⑶《中国民族药志》:“用于体虚等;外敷治疗疮毒痈肿。”
⑷《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清热消炎,止咳平喘,健胃散肿,强身抗老。治肺病,喉炎,水土不服致气喘,尿道炎,消化不良,胃下垂,胃扩张,胃癌,肝癌,肝肿大,水肿;亦外用消炎散肿。”
化学成分
叶含酚类物质,有机酸,黄酮,三萜(或甾体化合物),甙类,鞣质,还原糖和挥发油(2.1%~2.5%)等。挥发油含4-苯基-2-丁酮(4-phenyl-2-butanone)。右旋柠檬烯(limonene),β-月挂烯(β-myrcene),α,γ,η-芹子烯(α,γ,η-selinene),大牻牛儿酮(germacrone),杜鹃烯(neofuranodiene),杜鹃次烯(neocurzerene),桧脑(juniper camphor),苄基丙酮(benzyl-acetone)。黄酮类中有小叶枇杷素-1-(槲皮甙quercitrin)。小叶枇杷素-2(槲皮素quercetin),小叶枇杷素-3(棉花皮素gossypetrin),棉花皮素-3-O-半乳糖甙(gossypetin-3-O-β-galac-toside),8-申氧基槲皮素(8-ethoxyquercetin)和金丝桃甙(hy-perin)。
药理作用
1.祛痰、平喘及镇咳作用 乙醇提取物浓缩成干粉(小I4)灌胃有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法);平喘无效(豚鼠组织胺喷雾法),镇咳作用不明显(小鼠氨水喷雾引咳法)。祛痰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小叶枇杷素。其祛痰作用不是反射性的,也不是直接作用于中枢,而是吸收后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粘膜的结果。挥发油有平喘作用。但所提出的各种成分均无明显镇咳作用。
2.对离体平滑肌的作用 小叶枇杷素可显著减少蟾蜍下肢血管灌流标本和家兔耳壳血管灌流标本的滴速。4-苯基-2-丁酮对家兔末梢血管有直接的扩张作用。
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4-苯基-2-丁酮以300mg/kg给小鼠灌服,能明显减弱小鼠的自发活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从烈香杜鹃的嫩枝叶中得到的挥发油0.48mg即可明显抑制大鼠离体灌流心脏的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幅度,增加冠脉流量。
5.其他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挥发油200mg/kg,或灌服500mg/kg,能显著提高急性减压缺氧状况下的平均生存时间。
药方制剂
⑴治老年慢性气管炎:小叶枇杷12g,蒲公9g,黄耆9g,红花15g。水煎服,每日三次,饭后半小时温服。(《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
⑵复方杜鹃片:
【来源】《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789
【处方】 烈香杜鹃5200g, 蒲公英520g,黄芪520g,倍他环糊精80g,淀粉20g, 制成1000片。
【功效主治】止咳、祛痰、平喘、扶正补气。用于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