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药理学 > 正文

酚酞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约有15%被吸收,吸收的药物主要以葡萄糖醛酸化物形式经尿或随粪便排出,部分还通过胆汁排泄至肠腔,在肠中被再吸收,形成肠-肝循环,延长作用时间。用药后4~8小时排出软便,一次给药排除需3~4日。本品也从乳汁分泌。

适应症 用于治疗习惯性顽固性便秘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50~200mg,2~5岁儿童每次15~20mg,6岁以上儿童每次 25~50mg。用量根据患者情况而增减,睡前服。

不良反应 由酚酞引起的过敏反应临床上罕见,偶能引起皮炎、药疹、瘙痒、灼痛及肠炎、出血倾向等。 禁忌症 阑尾炎、直肠出血未明确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粪块阻塞、肠梗阻禁用。

注意事项

1. 酚酞可干扰酚磺酞排泄试验(PSP),使尿色变成品红或桔红色,同时酚磺酞排泄加快。

2. 长期应用可使血糖升高、血钾降低。

3. 长期应用可引起对药物的依赖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用药 幼儿慎用,婴儿禁用。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如与碳酸氢钠及氧化镁等碱性药并用,能引起粪便变色。

药物过量 药物过量或长期滥用时可造成电解质紊乱,诱发心律失常、神志不清、肌痉挛以及倦怠无力等症状。

贮藏 密闭保存。

正保医学教育网
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
打开APP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