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中成药 > 正文

双黄连粉针剂不良反应

变态反应

1 皮肤反应 双黄连制剂在皮肤反应中,以荨麻疹为最多。

2 过敏性休克 双黄连制剂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会导致休克,以致死亡。抗休克抢救缓解。

3 过敏性哮喘

4 血管性水肿

5 药物热

消化系统

1 致呕吐

2 肠痉挛

3 致黄疸

致头晕

有患者用药后就感到头晕,测血压正常,停药则自行缓解。

血管炎

一般连续用药3~6天,在被注射部位红、肿、热、痛,局部麻木不适。用药数天后,可见输液静脉壁毛糙,管腔内有细胞聚集现象。一般在停药后,对症处理即可恢复正常。

致心脏不良反应

杨章群[3]报道1例男性患者58岁,因上呼吸道感染而静脉输注青霉素2天,第3天加输双黄连粉针剂3.6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当输液约60ml时,患胸闷、心悸、气短,停止输液,心电图显示“房颤”,心房率350次/min,对症治疗后心律恢复正常。另1例67岁女性患者静滴双黄连引起心房过速,心房率270次/min,伴有室早现象。

其他

包括血尿、肌内酸痛、过敏性肺炎等报道。

双黄连粉针的不良反应多集中于变态反应,其发生机制是由于双黄连中含有绿原酸这种抗原,对机体有致敏作用,而双黄连中另一些成分又具有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作用,从而对抗产生的变态反应。一些不良反应可能与滴速有关,也有人认为双黄连制剂中含有的杂质是主要致敏原,因此,提醒临床应严格按推荐的60mg/(kg?d)计量使用,尽量避免超剂量,对于特异体质应当从小剂量开始,待机体适应之后,再逐步增加剂量,以防不测。如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方世平,杨宝玉.双黄连粉针不良反应117例分析.中国药房,1998,9(4):176.

2 塔娜.双黄连致头晕反应1例.新药与临床,1994,13(1):59.

3 杨章群.双黄连针致心脏不良反应2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9):570.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