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
是小儿时期的常见急症,以发热、肌肉抽动、意识不清为主症,能引起发热的各种原因都可能致高热惊厥,常于出生后6个月—3年内多见,单纯偶发高热惊厥在5岁以后少见,有高热惊厥史者可延长至学龄期,青春期后少见发病。
小儿发热时,大脑细胞出现生理功能紊乱,引起脑细胞异常放电过程,出现意识丧失、肌肉抽动等症状。其中遗传因素不可忽视,常有阳性家族史。本症常有反复发作倾向,可能由于高热惊厥使小儿缺氧,有损于脑细胞,损伤的脑细胞又增加了异常放电的机会,形成恶性循环,严重者可致脑细胞永久性损害。有高热惊厥史或反复高热惊厥发作者,常不及高热温度,即发生惊厥,甚至无热也惊厥,或发展为癫痫。
中医诊断高热惊厥为“惊风”或“小儿惊风”,认为小儿有热,热盛生痰,痰盛生惊,惊盛生搐,发热、抽搐(俗称抽筋)为主要特点,常伴见咳嗽气促,痰涎壅盛,或喉中痰鸣,神志不清等。
研究资料表明,20%的高热惊厥患儿形成脑损。有多次发生高热惊厥者,应长时间服一些药,防止再发高热惊厥和再次造成脑细胞损伤。治疗只要把痰热清除,惊风、抽筋即行缓解,神志亦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