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金,西汉时期称量货币。金质,一般重250克左右,相当于汉代的一斤。底面呈圆形,内凹,中空,状如马蹄。由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协祥瑞而制。这种货币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仍需称量,因此也是一种称量货币。马蹄金一般是用于帝王赏赐、馈赠及大宗交易的上币(注: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
“协祥瑞而制”史料佐证:
《汉书·武帝纪》:太如二年(公元前95年)“三月,诏曰:‘有司议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豪蹄,以协祥瑞焉。’”麟趾金呈圆形饼状,西汉墓出土的冥币泥金饼钱文有作“令止金一斤”等等,“令止”即“愉趾”,该形制的金币在战国楚地已经出现袅蹄。金(即马蹄金)呈椭圆(或圆形)、底凹、中空,似马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