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医学百科类 > 中草药 > 正文

天竺桂常见病虫害

茎腐病

发病严重时,导致幼苗茎基部变黑腐烂,病株下部叶片发黄叶缘变褐色,随即枯萎,此病病源为土壤习居性菌,圃地积水土壤过湿或连续高温,植株生长不良,容易发病,土壤瘠薄,有机质少,也易感病。

防治方法:1.播种前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或敌克松,每平方米5-10克,加细土稀释20-30倍,均匀撒入表土,也可沟施于播种沟内。2.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高温时搭荫棚提高幼苗抗病能力。3.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1.5克喷粉或50%代森锌500倍液,每平方米浇灌2-3公斤药水。

蛀梢象鼻虫

以幼虫钻蛀嫩梢危害,使被害梢枯死,严重时达69.1%,对高生长及干形发育有较大影响。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3月普陀樟抽梢时,成虫产卵于新梢中,卵孵化后,幼虫在当年新梢中蛀食为害,蛀道长10厘米。幼虫期为3月底到4月中旬,幼虫老熟后即在嫩梢基部的蛀道中化蛹,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期很长,直到次年3月份产卵后死亡。

防治方法:1.在3月份成虫产卵期及5月中下旬成虫盛发期用621烟剂熏杀成虫,每亩用药0.5-1公斤。2.在4月上旬用40%乐果乳剂400-600倍液喷洒新梢,可杀死梢中幼虫。3.在发现新梢叶片萎蔫时,及时剪除被害新梢,集中烧毁。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正副高主任医师助考之星

助考之星题库软件

21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